■设计美学论坛 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空间的三种形态/曹 灵 4 羌族挑花在纺织类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廖庆怡 苏 航 刘海燕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困境与对策 ——以惠州市为例/姜 程 蔡楚君 16
■设计理念探索 数字化背景下旧衣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林 娜 20 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转换再利用系统优化策略研究/李宇斌 王 萍 24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 京族民族文化旅游设计研究/伍 阳 通讯作者/曾 帆 29 基于产品形象识别理论的纺织机械造型设计/邱 野 曲双为 33 基于可持续设计的家用鲜花回收再利用装置/吴丽娜 37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无人超市视觉设计原则/余玉翔 41
■传统与创新 桂北侗族传统村落文化基因 及创化更新策略研究/卢 云 褚兴彪 通讯作者/吴 广 44 人工智能视域下滩头年画文创设计原则探究/刘 帅 50
■观察与思考 长沙陶公庙古戏台装饰文化内涵辨析/姜蕙烨 通讯作者/汪 溟 54 宋代闽地簪花习俗中的茉莉形象研究/杨海兰 赵 霞 60 汉代席镇的视觉艺术表现特征研究/张 欣 蔡名雅 63 多元融合,迷茫焦虑: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艺术作品的中国形象建构/蒋天泽 68 仪式的展演建构与功能探析 ——以贵州“村超”反排木鼓舞为例/许钰鑫 72 “在地性”策展的微更新机制研究——基于艺术地理的视角/张仕骏 76
■视觉传达设计 基于Kano模型的在线音频APP适老化设计研究/陈 琪 冯 冲 81 《申报》(1872-1894年)广告与上海居民生活建构/马 佩 李 芃 86 基于地域文化的虚拟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吴 灿 王柯煜 89 文旅融合背景下井冈山红色文化IP形象设计实践研究/万 丽 李 锋 94
■环艺设计 文旅融合视角下革命老区村落公共空间感知研究 ——以西柏坡为例/刘子恒 通讯作者/宗晓萌 98 触媒理论下 腾冲横巷村闲置空间活化设计研究/郭郑龙 邢 晨 通讯作者/邹 洲 104
■数字艺术 基于PAD模型的品牌空间交互装置设计策略/蔡镕聪 陈明清 梁天成 109 虚拟现实技术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袁三省 杨 帆 杨斯琦 114 新媒体时代痘姆古陶烧制技艺的数字化传播路径/陈艺文 吴玉红 117
■产品设计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视域下的 禅意风格产品形态设计研究/胡 娟 通讯作者/陈 浩 121 基于多模态交互的羽毛球学习训练器材设计/刘 泽 通讯作者/孙 薇 126 基于图像叙事的淮阳布老虎文创设计研究/许多多 杨晓宇 130 文旅融合背景下湛江吴川飘色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陈银雪 134 莱州草编工艺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王金凯 通讯作者/马学良 138
■服饰设计 基于感性工学的宋代服饰造物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张 虹 142
■创意与美育 课外展览推动人文艺术类学生 专业创新能力探索研究/邱华蓉 木卡代斯·赛甫丁 石心怡 146
■设计作品 刘晓彤、李晓波、郭郑龙作品/149 谭跃程作品/150 黄琦玲作品/151 孙闻莺作品/152
封二 黄桂锋作品 封三 刘欣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