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4 绿水青山绘就共富图景——全国画报聚焦建德“两山”实践 / 晨 影
|城市建筑研究|
7 张掖东仓建筑特征与气候适应性策略定性分析 / 韩 博 李 恩
10 传统地下粮仓中的被动式营造智慧——以含嘉仓160号仓窖为例 / 陈锡垚 李 恩
13 广西少数民族村落民宿创新设计策略 / 黄开鸿 彭岗杰 管怿杭
16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王 卓
19 丽江传统民居建筑的数字化传承路径 / 范晓霞
22 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研究——以景迈山布朗族民居为例 / 王润俏 谢荣幸
25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屈永坚
28 人工智能背景下古建筑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以商丘古城墙为例 / 姚湾湾
31 绿色建筑技术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研究 / 程明广
34 山地社区微气候优化与空间设计的耦合研究 / 庹跃馨 郭亚菲
37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广西兴安县为例 / 蒙秋秋
40 古代贡院建筑形制研究 / 金闻涛
|城乡规划研究|
43 微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海绵城市建设探析——以商洛市桂园新村为例
/ 陈 妍 张佳欣
46 城市街区创新性发展探索——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例 / 卢 琦
49 长沙汉文化元素赋能城市IP打造的立体路径研究 / 黄 璇
52 城市公共空间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的实践研究 / 张 莉
55 多维协同视角下城中村微更新路径探索——以常州为例 / 袁丹瑛 王爱军
58 县域公共空间适老化设施改造策略探析 / 齐伟民 李彦颖
61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研究——以江西“小三线”工业遗址彭坊乡为例
/ 王丽娟
64 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重构机理研究——以程阳侗寨为例 / 吴思睿
67 社区共享视角下低效用地的活化路径——以台州椒江街心口袋公园改造为例
/ 赵 亮
70 城市高架立体绿化设计探究 / 杨郭思言
73 基于交通流分析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优化 / 曹闪闪 刘 诚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76 新文脉主义下兰州市黄河记忆的公共艺术表达 / 何雨珈
79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老旧社区景观更新策略 / 卜意涵
82 人工智能对景观设计发展的影响分析 / 李 琼
85 生态视域下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湿地公园的途径——以昆明市宝丰湿地公园为例
/ 郭亚晶 赵 阳 黄 薇88 现代都市空间中古典园林元素的应用研究 / 许蔚思
91 古典园林声景观小品的现代转译研究 / 刘熙琳 张一宁 欧幸军
94 南京大厂工人村住宅艺术风格和营造技艺研究 / 陈璟渊
97 陕北地域文化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 张小燕
|城市旅游研究|
100 文旅融合下泉州市“夜经济”的创新发展研究 / 黄 颖
103 文旅融合视域下古城活力提升策略探析——以祁县昭馀古城为例 / 郭垚成
106 基于地域文化的景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分析 / 高溢培
109 城市文化视域下哈尔滨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策略 / 杨婉婧 李 霖
112 基于乡村振兴的旅游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汉川市杂姓村为例 / 何锡钰
|城市文化研究|
115 海丝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晋江为例 / 陈建鹏
118 AI赋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 / 任 丽
121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工艺文化与湘西传统村落保护 / 谷利民 赵明远
124 南通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 王 刚
12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研究 / 张艺凡 王晓辉
130 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以黄河交通学院为例 / 李 冲
|城市广角|
133 基于虚实映射的城市核心区环境美育线路研究 / 吴 珏 王安琦 万 敬
136 数字化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沈 婧
139 环境设计专业服务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 梁瑞娟
|佳作欣赏|
142 罗明亮作品
143 谭璇作品
144 杨淑婉作品
145 俞阳作品
146 洪育丹作品
147 刘青、秦怡作品
148 黄昕作品
149 郁乐作品
150 刘敏慧、王健康、张刘涛作品——磁悬浮办公家具设计
151 易玲作品
152 贾一帆作品——铁忆·行囊
封面 晨影作品
封二 王昕悦、余惟佳作品——妙笔留宋
封三 包佳科、张媛媛作品——绮境·蒙德“食”光
封底 晨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