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研究|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郑州市城中村的消防隐患与解决策略/陈高涛
|城市建筑研究|
3 拼贴建筑——欧洲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顾勤芳
5 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编织”的表皮/季莉莉
7 北方合院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迪/杨建斌 窦觉勇
9 从立面形态探析钦州骑楼商业价值——以中山路为例/甘冠蓝
11 民居的变迁与文化空间 /崔振华
13 赣南客家建筑的传统门饰文化探究/甄照国
15 北京故宫蕴含的建筑美学探究/秦 楠
16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探讨/龙思涛
17 基于“东郊记忆”人群行为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更新策略研究/叶兆丹
|城市规划研究|
19 产城一体化规划应用探究/郑 纲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以N18Loft小院为例/王心源
23 从“孤岛”走向城市——建筑城市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策略/曾 橙
25 新媒介时代建筑空间的再诠释/张广超 孙翠翠
27 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品“光·宅”为例/肖 璇
29 巴黎都市圈的交通系统发展/石芳铭
31 别墅建筑景观设计的表现与应用研究/刘治保 杨雪娇
33 西安市钟楼步行环境铺装设计现状调研与分析/过 晨 刁海涛
36 美琪剧院后街文化研究及设计路径探究/杨亚稳
38 当代城市生活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以办公环境为例/张艺川
39 藤装饰材料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美感运用/杨文韬
41 新农村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董璇靓 韩 浩 孙霖霖
43 提升“白鹿原大学城”环境质量的可行性分析/徐作梅
|城市形象研究|
45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研究/汤少哲
47 襄阳城市视觉形象的传播与应用研究/曹树进
49 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王梦园
51 户外公益广告与城市形象建设/李国庆 邱 枫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53 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程 巍
55 艺术混凝土在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王 俊
57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下对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思考/缪 然
59 城市景观之再生设计的可持续性研究/游 萍
60 蔚县古堡建筑壁画该如何拯救/邓小敏 顾志红
62 徐州汉画像石的象征意义及汉代的文化风貌——以“瑞鸟衔币车马出行图”为例/高梦晴
64 基于绿色出行理念下的智能出行工具研究现状/刘 烨
66 导入情感化概念的城市公共长椅探索/陈 思
68 从蒸汽朋克看城市再生创意的必要性/魏安琪
70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对策/杨冬梅
|城市会展研究|
73 “忌排偶、贵活变”理论应用于多媒体展示空间的研究/宋艺文
75 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及人文价值体现方案研究/杜依伦
|媒体城市研究|
77 社交媒介对于公共生活的影响及其反思/牟锦萍
79 互联网+下的城市生活——微时代美学探究/唐婉璐
82 从陕西作家笔下的“西部形象”看城市形象景观化生存/刘 莎
84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从《红楼梦》看明清时期佛道的世俗化/徐小娜
86 乡下人进城的苦难书写——以李佩甫小说《城的灯》《生命册》为例/郑瑞娟
|城市文化研究|
88 近现代文化遗址保护及利用微探 /贾云伟
90 城市民俗文化承载新中国梦 ——以扬州剪纸为例/张梦甜 顾志红
92 城市美食——河南名吃道口“义兴张”烧鸡/王艺蒙
94 中日酒道的文化差异探究/李 丽
96 城市背景下的文化多元价值与综合功能探究 ——论“非遗”庐剧艺术/王德兵
99 大数据背景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李 鹏 吴 迪 左沭涟 李 彬
101 论山西文化资源整合与品牌创建战略/苏思涵
|城市广角|
103 我国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社区养老的必然性/王思宇 张秀芬
105 重走古丝绸之路——记西北艺术考察行/赵丹青
107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人才开发研究/童 玲
109 以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为例谈高校课程建设/凌 珠
112 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探究/冀承毓
114 新形势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陈忠和
116 江苏城镇化应用型美术师范生培养研究/谢慧慧 吴越滨
119 独生子女职业选择问题的探讨/李 凯
121 市场经济社会下经济人和伦理人如何两全——以《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为例/许亚文
|佳作欣赏|
123 谢啊凤作品
124 潘慧鸣作品
125 陈光辉作品
126 温甜、陈哲、刘佩佩、张一哲作品
127 王琼、有维娜作品
128 孙亚楠作品
129 邱冬梅作品
130 李林平作品
131 上虞市避风港伞业有限公司作品
132 杜洁、曾竹竹作品
133 吕徽露作品
134 刘琛作品
135 杨怡作品
136 谭莉云作品——安徽大学磬苑校区鸣磬广场改造设计
封二 何白鸥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