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社介绍 杂志动态 美与时代 杂志目录 杂志订阅 美学学人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2009年杂志目录
2012年杂志目录
2013年杂志目录
2014年杂志目录
2010-2014年目录
2015-2019年目录
2020-2024年目录
2025-2029年目录
首页 > 杂志目录 > 2015-2019年目录 > 2017年杂志目录 > 美与时代总第687期2017年01期末目录
美与时代总第687期2017年01期末目录
 
美与时代总第687期2017年01期末目录


|城市论坛研究|
1 城市究竟是如何失去记忆的——当代城市化运动及其技术主义基础反思/张贤根
6 市民文化活动与场所景观特征的调查——以宜昌市夷陵广场为例/余菲菲 胡双丽 陈彩玲
9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以1、2、3号线地铁为例/钱 颖


|城市建筑研究|
11 哥特式建筑,上帝之光/楚睿智
13 当代城市建筑环境空间中的装饰艺术探析/田 园
15 建筑色彩功能与应用设计研究——以孝感丹阳古镇为例/高春玲 王银芹
17 文物建筑装饰中吉祥纹样的图形艺术研究/杨 扬
19 土楼的建筑风格格局与四合院建筑风格格局的关系研究/刘宇思
21 徽文化元素在餐饮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李欣然 赵艺文
23 广西侗族古民居聚落景观公共空间研究/赵学爽 张雪 黄铮 韩金江


|城市规划研究|
25 如何塑造一条流连忘返的街道——对商业步行街更新改造的一点体会/姜 娅
27 中原地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郑州德化商业步行街为例/王 晓
29 城市街区文化景观的创造——以武汉楚河汉街为个案/马梦园
31 昆明池堤坝景观规划方案阐释/王兴彬
33 大理白族地区传统景观中的构成元素分析/钱 实
35 城市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研究/祝庆俊 王樱默
37 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模式与影响因素探究/赵双健 弓太生 周 浩
39 探究城市充电桩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许 奕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41 东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吕 凉
43 “模块化”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潜力探究/戎兴晔
45 城市景观设计构成因素探究/王婼瑶
47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黄学敏
49 论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肖雨薇 祝遵凌
51 沿江城市滨水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以绿地植物为例/邹学婧
53 形式美学视角下视觉元素在城市环境艺术中的体现/汤 枚
55 校园水景景观初探——以华科为例/梁宇成
57 青年景观设计师对我国新中式景观的思考/李 治
59 当代“新中式”景观设计分析研究/王雅彬
61 园林景观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周 梦
63 论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吕从娜 王 雪
65 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星座神话、建筑和雕像/刘泠然
67 环境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伍 剑
69 VR技术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何方园
71 智能城市——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探究/汪 威
73 莫干山民宿的视觉表情/曲鑫鑫
76 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探究/王明皓


|城市旅游研究|
78 风景名胜区佛教寺庙景观实例调查分析/陈 茜
82 未央宫遗址区旅游资源展示与利用初探/刘文文
84 中世纪欧洲的商人旅行/王 卓


|城市形象研究|
86 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康 帆 陈莹燕 龙 燕
88 地域文化在城市导视系统中的演绎/朱 毅 齐小锋
90 新疆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的地域文化探析/尹律航 吴宇恒


|城市会展研究|
92 当代展示空间设计跨学科发展趋势分析/李 伟 张 博


|城市文化研究|
95 交织——土山湾与沈则宽/管荣伟
97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培育的启示/郭宝文 张维强 杨琛
99 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探析——以建水紫陶为例/刘 嫄 叶石勇
101 西方史前社会基础及其艺术研究/陆国斌
103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孙姗姗
105 苏州集聚发展下的文化创意产业/朱晓莉
107 基于资源概念的城市创意音乐产业发展路径比较研究——以成都市为例/刘芬芳
109 女性独立还是性别定型——“女汉子”现象的一种解读/顾玲洁


|城市广角|
111 “三社联动”模式在我国社区管理的实践及思考/李玉洁
113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环境研究——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刘翠菊
115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非农化市场农民的地位——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雷 娜
117 辩证的“个体性”——谈实现社会凝聚的可能/赵晶晶
119 微信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审美趣味/曾宝苇 姚书琳 刘科科
122 社交网络的点赞——关系网络重建与道德绑架/刘一楠
124 韩流粉丝群体的爱国主义研究/赵玲玲
126 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对地域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崔营营
128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河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朱 华
130 协同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吴 迪


|佳作欣赏|
132 焦楠、杨韶慧、王士振、孙红艳作品
133 刘宁宁烫金羽毛作品
134 鲁曼作品——瓶贴设计
135 韦康作品
136 卢经纬作品——《瓷艺术主题空间》


封二 陈坎友会展设计
封三 吴晓飞作品
封面 吴晓飞作品

友情链接
首页 | 杂志动态 | 美与时代 | 杂志目录 | 杂志订阅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郑州大学美学所主办 《美与时代》杂志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03194号
地址:郑州大学路75号  电话:0371-67767052(发行部)67761741(编辑部)67763157(制版部)
电子信箱:meiyushidai@vip.sina.com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