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 1 基于柳文化内涵的现代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凌士义 宋俊豪
|城市建筑研究| 4 豫西地坑院民居的成因与建筑特征分析/张心源 李 恩 7 惠民县古城传统民居设计优化研究/谷守朴 10 城市客厅理念下历史文化古城功能性作用探析——以芜湖古城为例/管晓辉 13 地域文化视角下川西传统村落营建探析——以莫斯卡村为例/夏丽君 16 探析杭州国家版本馆文化传承与建筑艺术/潘映雪 19 公共建筑群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探讨/熊 晶 22 商业建筑中的媒体立面技术研究/陆 洋
|城乡规划研究| 25 城市灰空间开发模式研究——以高架桥下部空间为例/王柏棋 石铁军 28 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滕丽娟 关凯泯 31 基于公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袁 畅 王宁宁 34 新农村公共设施模块化设计研究/吾佳慧 王炳江 唐若珺 余紫薇 37 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为例/冯德懿 40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村庄和实用性村庄规划——以渭源县莲峰镇为例/杨姝娅 43 研学游视角下工业遗产环境改造策略研究/王歆怡 陈书芳 46 高铁站房造型设计的地域文化性表达——以庐山站为例/杨 叶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49 公共艺术设计在下沉式空间中的应用研究——以常州市文化广场为例/桑典典 52 公共艺术叙事性设计方法探析/付瑞华 55 基于体验需求的冥想型公共空间设计探析/陈洁怡 58 大运河文化带创生性公共艺术形态研究——以淮安“西游”形象为例/施锦诚 沈沁榆 于文龙 6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现代构成艺术应用探讨/罗 燕 王 通 64 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李鑫岳 67 构成艺术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赵 飒 俎琲琲 罗 胜 70 基于NbS理念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研究/丁小迪 73 生态环境修复视域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孙方烁 76 符号学视角下滇西北乡村聚落景观研究/吴 彤 郑绍江 79 宿迁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代 玉 82 城市老旧社区文化景观更新对策探究/张 曼
|城市旅游研究| 85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张成源 88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探索/郭 源 徐志荣 91 乡村环境设计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郑舒心
|城市形象研究| 94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与推广策略研究/赵妍如 97 文旅融合背景下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化品牌建设研究/李冰倩 郭兰英 100 地域文脉视角下金华市街道景观提升策略研究/王亚静
|城市会展研究| 103 建筑现象学视域下湖泊主题博物馆设计研究——以洞庭湖博物馆为例/董茜希 夏忠军 王 嫚 106 文化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以川菜饮食为例/单 宁
|城市文化研究| 109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中心发展路径研究——以株洲三门镇为例/兰 明 付 予 李恬怡 112 邯郸市文化基因谱系构建及传承路径研究/张成章 王立新 115 城市广场雕塑的审美文化特征研究/张艺铭 118 江南园林文化遗产审美意蕴的数字化表达——以寄畅园为例/宫欣君
|城市广角| 121 乡村振兴语境下村落新业态与环境设计价值/张 琪 124 少数民族村落景观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分析/唐娜娜 127 地域文化传达视角下城市家具设计应用探析——以镇江段大运河滨水空间为例/李暮晗 承 恺 冯星乐
|佳作欣赏| 130 梁烁烁、单炜作品——温宁时光 131 庄丽婷、龙柳志作品 132 李若彤、潘亚姝、王娅伟、张淑钦作品 133 张文平、湛旭阳、王鑫磊、于鹏飞作品 134 杨文馨作品 135 王婷、余明杰、贾永康、张梦丽作品 136 叶文诗作品——归真儿童活动中心 137 秦虹、管其军作品 138 陈宇茵作品 139 李依霖、陈江碧、韦靖作品 140 龙慧珍作品 141 熊璨、董颖超、雷煜、卢琬堉作品 142 陈杰作品 143 朱昕薏作品——奶茶快闪店创意设计 144 温楚嘉、黄柳迪作品 145 卢垠光作品——民间吉祥文字视觉系统(一) 146 钟玲作品——安吉白茶礼品包装设计 147 朱雪作品——徐州传统美食数字插画 148 徐志令作品——印记 149 何桢妮作品 150 祝正洋作品 151 展嘉禧作品 152 吴祉俊作品
封面 王汉冰作品 封二 彭丹梅、郭艳军、刘申作品 封三 王丽丽、王敏、李琳琪作品 封底 苏百钧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