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 1 “三生”空间视角下传统人居环境的更新策略探析——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 周 洲 徐艳华
|城市建筑研究| 4 融合共生——杰弗里·巴瓦建筑的“在地性”研究 / 关新蕾 谭晓云 7 阿尔多·罗西建筑思想探析 / 杨佩霞 10 藻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及与现代建筑的交融 / 寇子壹 王晓辉 13 基于新艺术影响的建筑形态语言重构研究——以哈尔滨建筑为例 / 张宇曦 16 苏州地区博物馆建筑空间特性研究 / 万晨星 19 建筑艺术设计中的灰空间应用研究 / 曾发翠 22 豫南传统民居生态营建智慧——以新县丁李湾村为例 / 宋艳杰 李 恩 25 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分析及设计应用 / 卢 灵 28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乡村建筑设计创新 / 黄 校 31 美丽乡村视角下徽派建筑马头墙装饰艺术研究 / 耿 艺 34 徽派建筑中的雀替装饰艺术研究 / 陈佳曼 周艳萍 胡 蒙 燕宏宇 37 广州东山花园洋房窗饰特色研究 / 张桐鸣 40 可视化漫游在江西古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 徐 飞 李心怡 郑 鹏 43 古塔建筑文化艺术初探——以湖南邵阳市区古塔为例 / 陈 英 钟小辉 46 基于农耕文化的主题餐厅设计研究——以“簸谷”餐厅为例 / 高迎港 49 办公建筑中具有被动式潜力的节点设计分析 / 王 强 马 静
|城乡规划研究| 52 焦作市城市更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郑琳琳 马 格 崔晓甜 李元应 55 城市韧性视角下公共体育场馆停车问题研究——以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例 / 汪奋强 周 佳 58 济南市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 文 超 赵学乾 李晓奇 61 基于更高质量的城市体育公园建设——以淄川经开区体育公园为例 / 吴小龙 64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乡融合规划设计——以成都郫都区科创新城为例 / 王 强 67 城市立交桥下“灰空间”景观设计优化研究 / 田 华 70 古镇集市设计中的场所叙事策略——以朱亭古镇为例 / 李恬怡 付 予 兰 明 73 数字化背景下未来乡村教育场景建设策略研究——以桐乡石门墅丰村为例 / 从晚婷 76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 胡 凯 79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党家村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研究 / 陈 琳 樊志民 82 历史文脉视角下商业街区公共艺术设施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中街为例 / 强嘉莉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85 新媒体时代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研究——以郑州地铁为例 / 赵 静 邹乐雨 88 中国汉字艺术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 王 龙 成海睿 91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探析 / 吴智雪 廖显章 94 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 刘安琪 李 林 97 迷雾中的现代性:新地形学摄影中的重庆景观 / 贺琳娟 刘斯博 100 现代空间审美理念下中国园林发展方向探析 / 姜天枢 10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 / 句 晨 106 长沙古典园林历史沿革初探 / 杨思鹏 汪结明 李瑞雪 109 光影在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应用 / 陈吴越 陈 炜 112 低碳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 赵雪丽
|城市旅游研究| 115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化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 / 康 静 张雪寒 118 贵州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 袁才友 徐圣聪 袁必林
|城市形象研究| 121 全球化视域下郑州城市形象提升路径探究 / 王 芮 124 “一带一路”背景下城市形象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汕头市为例 / 李艺璇 127 电影文化在长春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研究 / 李冰伦 余 姿
|城市广角| 130 地域文化视野下湖南特色小镇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 谢 寒 133 城市雕塑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 / 马昌民 136 青岛市城阳区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探究 / 嵇珊珊
|佳作欣赏| 139 陈湘瑞、黎佳虹作品 140 吾佳慧、余紫薇作品 141 林诗凯作品 142 赵松林作品 143 宋佳怡、叶晓怡、谢恩娜作品 144 罗雪作品 145 管其军、刘登刚作品 146 路文虎、温福清、何羽作品 147 张海雁作品 148 朱昕薏作品——莫干黄芽虚拟IP盲盒设计 149 郑晓珺、沈晶月、汤莹仪作品 150 刘鑫铭作品——敦煌元素花几设计 151 张南作品 152 陆勤容、段志颖、李彦霈、江家胜作品
封面 曹广文作品 封二 彭雨溪作品 封三 钱嘉琦作品 封底 耿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