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 1 主题空间的创意演绎——以餐饮空间为例 / 杨义成 韦自力
◆城市建筑研究 4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 / 张利峰 7 基于透明性理论的建筑空间形式分析 / 盛桂梅 10 我国粮仓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 宋艳杰 李 恩 13 平房仓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措施研究 / 崔鹏飞 李 恩 16 高迪建筑设计的符号学研究 / 高文潇 19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五感的叠筑”与“清晰的建造” / 刘笑夏 王春霞 22 壮族传统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 姚 北 25 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视觉语言与造物哲学研究——以夹江县石堰村产居型民居为例 / 朱璐瑶 卢 枫 28 人居环境学视域下河西走廊传统民居更新改造——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为例 / 赵峻立 张文毅 张 涛 31 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方式探究——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为例 / 刘海荣 34 基于可利用评估体系的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研究——以古德寺为例 / 陈 欣 郭琼雯
◆城乡规划研究 37 城市桥下“灰空间”环境提升与重构策略研究 / 李 睿 刘 昶 40 未来低碳社区的改造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义乌市宾王社区为例 / 项娴嘉 4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提升改造设计探析——以绍兴市越城区百草园社区改造为例 / 孔 昉 刘 颖 46 基于生态理念的村庄风貌规划设计——以南江乡南江村为例 / 苏艳妮 49 小空间里的景观营造思考——以蒲城尧山书院酒店为例 / 何 欣 52 基于美学视角的创意书店空间构想——以宁波市为例 / 游嘉怡 苗 媛 周卓琳 刘 雯 55 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研究——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阅览室为例 / 赵 迪 冯 柯 58 符号学下传统菜场改造前后的设计探究 / 王艳芳 61 艺术乡建中的乡村人文绿道设计研究——以麻阳县石羊哨乡通达林村为例 / 郭明鹃 严 茅 64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园适应性改造经验探索——以沙湾公园为例 / 李凡秀 67 沈阳市中山路街边微型公园改造研究 / 于枫舒 70 关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管理的探讨 / 韩俊永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73 巢湖三瓜公社公共艺术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 / 袁海伦 77 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下公共空间的交互设计研究 / 赵幸辉 80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常州地铁空间设计研究 / 金珂颐 石运达 83 VR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李玉萍 86 社区景观智能化设计研究 / 雷 萌 89 焦作市大沙河滨水空间景观优化措施探析 / 李志敏 92 云南元阳哈尼族阿者科村文化景观研究 / 李文韬 95 赫哲族文化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梁 雪 董 磊 李 晗 98 湘南桂北“二月八”庙会的共生型景观重构 / 唐健武 101 风景园林的空间艺术表达分析 / 魏会彦 104 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 李跻耀 107 公共艺术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策略探究 / 洪维康 朱 涛
◆城市旅游研究 110 文旅融合助推佳木斯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 徐 震 邢 晗 113 地方传统文化助力十堰市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罗时髦 柯 田 116 博物馆助力城市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王 忍 张 聪
◆城市会展研究 119 光在展陈空间中的运用——以路易斯·康的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为例 / 顾雪飞 韦美州
◆城市形象研究 122 城市文化视域下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形象塑造与推广 / 康 月 邢 晗 125 洛阳市栾川县城市形象系统分析 / 张航源 高千慧 128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品牌建构探究——以景宁县毛垟乡为例 / 俞沐希 宋 眉
◆城市文化研究 131 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民族地区博物馆为例 / 杨红艳 134 大学校园文化互动空间的提升路径探讨——以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为例 / 陈 霄 何子弘 蔡安宁 137 兰溪商埠文化及其特质 / 周麟琎
◆佳作欣赏 140 王宏宇作品——街景道路设施设计 141 宋佳怡、叶晓怡、谢恩娜作品 142 周菡菡、李依霖、张燕、韦靖作品 143 黄煜程作品 144 张海雁作品 145 康贤作品——知江南 146 毛园梦作品——邂逅山风 147 林芊作、黄诗敏作品 148 漆甜甜作品——葱油江南韵 149 邱杰作品 150 赵艳作品 151 叶玮作品 152 邓琳作品
封面 李铁强作品 封二 吕贞子、申文靖、田志敏、孙梓铭作品 封三 宁芷怡、易朵、刘斐媛、王润好作品 封底 姜中立作品 |